疫情下的运动员⑦:几十个人天天泡一个水池,看泳队咋防控

河南手机报 02-28 09:43 责编:杨致文 我要分享

  “不管谁来了,先换鞋,再消毒,才能进馆。”说起自家防控疫情的“高招”,河南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毛玉成非常果断,“即便是领导来督查,也是这一套程序,坚决不能放松。”

(省游泳队在封闭训练)

  和其他运动项目不同,游泳运动员需要天天泡在一个大池子里,公用游泳池就是他们的训练场馆和训练“器械”。

  如果说别的训练器械可以用酒精和84消毒液一天三次完成消杀,那么一池清水该怎么做好消杀工作呢?

  毛玉成说,和平时的泳池日常养护清洁工作相比,这个特殊时期又增加了两项特殊的工作。

  一是关闭普通入口,只留下男女两个更衣室入口,不管是谁都要从更衣室进入,在更衣室必须完成严格的换鞋和消毒工作。

(普通出入口已经关闭)

(分流入场时要严格消毒)

  这样繁琐的消杀程序会不会特别不方便,尤其是对于前来视察工作的领导?

  “不方便也要这样执行,特殊时期,谁都不能搞特殊。”毛玉成说的很坚决。

  二是对泳池的水进行更为密集的消毒清洁,以前是两周进行一次,现在要缩短一半,一周一次,甚至更密集。

(无论谁来视察,一律换上拖鞋且消毒)

  从春节前封闭至今,已有月余,33名运动员、6名教练员、2名医务人员,在毛玉成和副主任俞强的率领下,坚持在省体工大队院里闭门不出,不回家,不走动,只是一门心思训练。

  “在这个特殊时期,大家也就没那么多想法了,也不想着出去了,踏踏实实训练,反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可以说是坏事变好事。”

  在郑州市确诊病例最多的那几天,教练员最害怕的就是队员生病。

(结束训练后,队员戴口罩出门)

  那几日,游泳馆里温度可达28℃,室外温度却只有几℃,队员们训练完去洗澡,然后再走回宿舍,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百米,但在寒风中也让教练员很揪心。

  “教练员的嘴恨不得长在队员身上,多穿衣服,注意保暖,千万别感冒,队员走到哪,教练员就要说到哪,着实不容易。”毛玉成很感慨。

(教练员在游泳馆门口讲解动作要点)

  迄今为止,游泳队除了个别队员轻微感冒并很快自愈之外,没有出现一例发热现象,这让大家都很宽慰。

  不过,随着近日复工复产,游泳队对封闭隔离的要求更严格了,“一律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走动,越是这个时候,越要自律。”

  至于开春之后的比赛纷纷取消或推迟,毛玉成表示,现在啥也不要想,就踏实训练,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,等到恢复比赛的时候才能迅速赶上。

收藏
分享

精彩评论

手机快速登录
密码登录
手机快速注册